東方紅資產管理聯席總經理胡雅麗:以高質量發展擁抱公募基金行業未來
分類: 最新資訊
網名詞典
編輯 : 網名大全
發布 : 12-08
閱讀 :126
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畢華章 廣州報道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、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第五屆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3年會于12月6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。本屆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3年會大會聚集了全球產、學、研、融各界的代表。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、國內知名經濟學家代表、監管機構代表、紐約證券交易所、倫敦證券交易所等主要負責人,國際投資機構高管、國內大型券商和基金業代表、企業家代表等嘉賓,將聚焦全球經濟發展,新舊動能轉換、技術浪潮等話題發表主題演講。在下午的中國基金業年會分論壇上,東方紅資產管理聯席總經理胡雅麗表示,應把握機遇,以高質量發展擁抱公募基金行業未來,多措并舉推動公募基金擁抱高質量發展新格局,成為資管機構不容錯過的巨大機遇。資產管理行業迎來廣闊發展空間胡雅麗認為,無論是從需求側還是供給側來看,資產管理行業都已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。以需求側視角而言,她認為,較為明顯的是居民財富持續增長。近年來,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高速增長。據貝恩公司測算,2008-2022年14年間的復合增速為15.1%;麥肯錫測算,2015-2020年5年復合增速為11.9%;奧緯測算,2017-2020年3年復合增速10.2%。胡雅麗表示,金融資產在居民財富中占比提升,風險承受意愿增強。在人口結構變化以及“房住不炒”定位等背景下,住房在居民資產配置占比上升的趨勢終結,金融資產在居民財富占比會提升。并且資管新規破剛兌、凈值化轉型,無風險收益率下降。同時,個人可投資資產的結構也更加多元,向權益類資產傾斜。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由銀行存款向基金與股票等資產轉移,未來財富管理市場擁有巨大發展前景。現金與存款已經從2015年的52%下降至2020年的49%,未來預計將進一步下降至46%;基金與股票資產占比預計將提升至21%。不容忽視的是,人口結構轉變,也已催生養老投資需求。伴隨生育率的下降和老齡化率的上升,人口結構加速老化。養老金儲備面臨總量小、結構失衡雙重困局。拓寬個人養老金儲備和投資,加速養老金入市迫在眉睫。此外,從供給側視角來看,胡雅麗也進行了多元解讀。供給側的高度方面,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已有諸多利好政策的助力。供給側的寬度方面,蓬勃發展的中國資本市場,表現在A股上市公司數量持續增長,注冊制將為A股市場輸入更多新鮮血液,對比全球證券化率,中國資本市場空間廣闊。并且,新經濟板塊占比不斷提升,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活力。她認為,在供給側的深度方面,在長期向好的中國資本市場,當前A股估值在相對和絕對意義上都處于具有吸引力的水平,績優股流動性仍有溢價空間,紅利指數年內走強,高分紅企業配置價值凸顯。全面提升專業能力助力高質量發展伴隨著大資管行業的快速發展,公募基金業務擴容,截至今年二季度末,在我國主要資產管理行業管理規模中占比20%。這些發展意味著,資產管理機構進入百舸爭流的藍海時代,多措并舉推動公募基金擁抱高質量發展新格局,成為資管機構不容錯過的巨大機遇。胡雅麗在論壇上表示,一系列有力舉措顯示出國家對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重視,以及對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決心和毅力。以專業致勝的公募基金管理,則要全面強化專業能力建設,提升專業投資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,切實服務實體經濟。從業多年,她對行業的發展動態熟稔于心。例如,她提到,在權益規模的穩步提升方面,公募基金行業已實現跨越式發展。其中,非貨規模穩步增長,產品結構多元發展,主動權益類業務規模也在穩步提升。截至三季度末規模超4萬億,占非貨公募基金總規模的四成。在她看來,公募基金應完善產品布局,滿足多元化、多層次的理財需求,發揮資本市場“壓艙石”作用,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。“公募基金配置方向符合國家新經濟發展,持續為資本市場注入資金與動能,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8%,已經成為促進市場平穩運行的重要‘壓艙石’。”她說。胡雅麗表示,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既與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,也與金融發展助力實體經濟繁榮互為表里。公募基金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,在服務國家戰略、助力經濟轉型、踐行普惠金融、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均大有可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