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宇宙“雪崩”,沒有一個概念是無辜的
分類: 最新資訊
網名詞典
編輯 : 網名大全
發布 : 04-11
閱讀 :59
明星林俊杰再次憑一己之力,讓元宇宙重回輿論場。據報道,去年11月,林俊杰花12.3萬美元購買的3塊虛擬地產,目前價值僅為約1萬美元,浮虧91%,相關話題登上熱搜。隨后,林俊杰本人發微博回應稱“聽說最近很多人想幫我理財”。雖然林俊杰理財完全不必理會外界,但元宇宙的尷尬處境卻是不爭的事實。一場元宇宙到ChatGPT的風口大遷徙,只用了不到半年。ChatGPT如今瘋狂出圈,而上一任“風口”元宇宙一落千丈。不僅林俊杰的虛擬土地大虧,全球最大的元宇宙地產銷售平臺Decentraland的成交價中位數也從2022年的45美元跌至5美元,下跌近90%。元宇宙一度被業界定義為下一代互聯網,可以像移動互聯網改變PC互聯網一樣,顛覆現在互聯網的使用方式。一夜之間,所有這些文化和科技產品都把自家的理念與元宇宙強行聯系,消費者則迷失在標準和協議各異的平臺之間,迷失在諸如虛擬地產一樣琳瑯滿目的商品之間。元宇宙建立在Web3.0之上,成為“穿越式”的互聯網,即萬物的聯結。在這里,就是在新的互聯網里再造一個真實的“虛擬世界”。盛極一時的經典場景,便是萬物皆可元宇宙。作為新鮮事物的元宇宙,幾乎被認為什么都是,又什么都不是,很難界定它具體的用處和它的發展方向在哪里。元宇宙,英文“metaverse”,這個詞來自賽博朋克科幻小說代表作《雪崩》。如今看這個出處,頗有諷刺的意味。在小說中,它是反烏托邦現實世界中衍生出來的虛擬世界,由代碼創造出來。在現實社會中,元宇宙一直找不到可以有效依托的應用場景,更談不上足以自洽的商業邏輯。沒有落地,意味著一切只是異想天開。靠概念火爆,只能支撐資本的狂歡,讓投機者心動,讓跟風者爭相入局。大廠意識到這點比明星更早,所以跑得更快。扎克伯格的Meta都沒玩明白的問題,勸退了不少人。從字節旗下虛擬現實品牌PICO人員優化,到騰訊的相關業務經歷動蕩,沒有人想一條路走到黑。元宇宙的屬性應是偏游戲和競技?還是偏社交和協作?其前景在于增強現實(AR)技術還是虛擬現實(VR)技術,或者在什么樣的場景應用中可以耦合這兩項技術?元宇宙始終沒有現實版本。它不是由算力決定的,仿佛一直建構在人的想象力之上。AR也好,VR也罷,就好像頭顯還是頭顯,卻找不到它與元宇宙的真實聯結。《雪崩》里的元宇宙,脫胎于一個全球化混亂的現實世界。而現實世界的元宇宙,死于一個概念萬能的虛擬期待。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